初次登场时,她挑着荔枝在街市叫卖,面对几个恶霸刁难,周美君没有选择夸张的情绪表达,而是用一种近乎本能的倔强来抵抗。
面对李善德对荔枝保鲜技术的急切询问,她一边耐心地解释着祖传的方法,一边不时地用关切的眼神打量着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。
虽然戏份相对较少,但周美君用她清新自然的表演风格,为这部男性主导的古装剧增添了一抹柔美的色彩。
她的阿僮不是那种惊艳四座的绝世美人,而是一个真实可感的邻家女孩,这种贴近生活的表演方式,反而让观众产生了更强的代入感。
在与李善德初次见面的放贷场景中,她表面上温声细语,一副善解人意的模样,实际上却在暗中盘算着如何从这个老实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。
当沙弥说出“功德深厚,福报连绵”这样冠冕堂皇的话时,张天爱脸上那种几乎要忍不住笑出来的表情,既暴露了十七娘内心的得意,又显示了她对这种“文字游戏”的熟练运用。
分配荔枝使任务时,刘署令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恶意,但实际是用一种看似无奈实则精明的方式来推卸责任。
可诱导李善德签字时又步步紧逼,特别是当李善德在文书上签字的那一刻,郭涛脸上闪过的那丝得意之色,虽然转瞬即逝,却被他演绎得恰到好处。
后来,面对李善德的哀求,刘署令先是装作不明白,然后坚决否认自己修改过文书,最后干脆翻脸不认人。
当李善德报出七百六十六贯的价格时,苏谅先是沉思了一会儿,然后突然爽朗地笑了起来,直接加到一千贯。
这种出人意料的慷慨,既显示了苏谅的财力雄厚,又说明了他对这笔交易价值的准确判断,让观众立刻就能感受到这个角色的不凡之处。
可当阿弥塔主动说出香料地点时,他又迅速变脸,前后判若两人,对瞬间情绪的拿捏和对场面关系的维护,可以说做到了极致。
看到这里,才发觉,苏谅这个角色不仅老奸巨猾, 还有点恐怖在里面,且看他后面,还会有怎样的大动作。
开篇买房,李善德面对郑平安的小心翼翼,面对借款时的谨慎小心,以及不时搓手,眼神游移,说话偶尔的结巴,都真实地展现着一个普通人面对巨大经济压力时的紧张心理。
特别是当十七娘开出苛刻条件时,雷佳音脸上那种既想反驳又不敢开口的纠结表情,将李善德内心的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被同僚设计的那场酒局中,雷佳音更是展现出了李善德性格中的另一个侧面,那就是专业素养过硬但缺乏社交智慧。
雷佳音在这里的表演相当精彩,他让李善德在讲述专业知识时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,语气变得铿锵有力,手势也变得自然大方,这种反差恰恰说明了李善德并非无能之辈,只是不懂得官场的险恶。
从酒醒后的茫然,到发现文书被篡改时的震惊,再到意识到自己落入陷阱后的绝望,整个情绪变化层次分明。
此时他有了更多的韧性和智慧,面对何有光的质疑和刁难,李善德虽然谦逊,眼神变得更加坚定,说话时的语调也更加沉稳。
公磊可以说是内娱的黄金绿叶,他有无数出彩的配角,《长安十二时辰》中的赵参军,至今还历历在目。
而这一切的紧张及刺激,公磊只通过眼神的交流、语调的变化以及肢体语言的细微调整,就演得张力拉满。
可以说,无论在形象上,还是在气质上,公磊的赵辛民都是全剧最为亮眼的角色之一,这也是他作为绿叶,对整部剧最大的贡献。
比如:在窗外偷听马归云谈话时,两人开窗照面后的一句“我在偷听啊”,让人忍俊不禁,可随后的瞬间变脸,又让气氛归于严肃的主题。
再比如:在岭南,岳云鹏和公磊的语言对垒,你一言我一句,句句刀锋,岳云鹏小眼睛一转,既幽默又透着精明,可以说演得十分生动。
得知父亲死去的真相后,面对李善德的那一大段独白,可见岳云鹏的台词功底,字里行间的情感,也让人动容。
作为一方诸侯,何有光本应是威严肃穆的形象,但冯嘉怡却给这个角色增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俏皮元素。
尤其面对赵辛民的决策,以及郑平安差点暴露那场戏份里,有一个瞬间,你能看到他眼神里,真正的杀气。
分析郑平安的身份,他时而点头称是,时而故意岔开话题,时而又突然问出关键问题,往往都是一针见血。
他决定的事很难轻易改变,他看中的鸡(人)一般都不会放弃,他有充分的自信和眼光,也有杀伐果断的决绝,这也是一个封疆大吏必备的素质。
他成功地融合了喜剧和正剧表演,既没有为了搞笑而破坏角色的完整性,也没有为了深沉而丧失应有的娱乐性。
当然,除了这些,剧中的好演员,好角色还有很多,比如朱亚文的杜甫,窦骁的卢奂,那尔那茜的阿弥塔等等。